打开手机,扫一扫二维码
即可通过手机访问网站
那天下午,一位女士红着眼睛冲进我办公室,手里攥着几张皱巴巴的银行流水单。“他说房子是他爹妈掏的首付,装修都是我出的钱,现在离婚想让我净身出户?”她声音发抖,指甲掐进掌心。这种场景我见得太多了——曾经亲密无间的两个人,为了一套房、一笔存款,能撕破脸皮争到头破血流。
记得去年处理过一对开餐馆的夫妻。结婚时租门面经营,十年后名下三套房两台车。男方偷偷把其中两套房过户给弟弟,女方发现时整个人都懵了。后来我们调取十年间的微信聊天记录,找到他亲口承认“餐馆盈利买的房”的证据,法院最终认定属于共同财产。其实法律上看共同财产没那么复杂,关键是能不能说清“这钱怎么来的”。比如婚前首付婚后还贷的房子,增值部分就像发面馒头——你添的面粉(首付)他烧的火(还贷),掰开算时都得认账。
很多人栽在“以为不是事”的细节上。有个工程师当事人,离婚前半年把年终奖50万转给表姐代持,自以为天衣无缝。结果女方保留着他炫耀收入的聊天记录,加上表姐账户突然多出巨额资金的流水,最终被认定恶意转移财产。真要走到分割那步,得学会当个“有心人”——共同还贷的转账记录、装修费用的票据、为家庭放弃升职的邮件,这些碎纸片关键时刻能顶大用。
最常见是房产这块糊涂账。若是父母出资,关键看给钱时有没有明确说赠予谁。曾有位母亲当着我的面拍桌子:“我给我儿子的钱凭什么分给她?”可当初转账备注写的是“给小两口买房”,这就成了泼出去的水。要是双方父母都出过资,那更像一锅大杂烩——得按出资比例分勺舀。
大家常问的这些事
“对方把工资卡挂失取空钱怎么办?” 这属于转移财产,只要你能证明那是婚内收入,法院能让他吐回来。记得立即申请财产保全,像给存款贴上封条。
“婚前我付首付的房子,婚后租金算谁的?” 房子是你的,但婚后租金就像果树结果——嫁接在共同经营这根藤上(管理维护、缴税招租),收益得两人分。
“他家公司股份我能分吗?” 婚后的股权增值部分能切蛋糕,但要是人家婚前就持股,只能分婚姻存续期间那部分红利。最好早点查清工商登记里有没有“夫妻共同经营”的记录。
“我全职带娃没收入,财产能多分吗?” 当然能!带孩子创造的隐性价值法律门儿清。记得收集接送孩子的照片、家长群聊天记录,这些都是你为家庭付出的砝码。
过日子时谁算得清这些账?可当感情走到尽头,这些数字就成了保护自己的盾牌。有位客户离婚后跟我说,她最后悔的不是争财产时太较真,而是当初太要面子没留证据。其实每段婚姻都可能走到岔路口,但至少该让自己手里有张明白的地图。
扫码联系客服